question-icon 合同欺诈应具备什么条件,与合同诈骗有什么区别?

我和别人签了个合同,感觉对方有点不对劲,怀疑存在欺诈或者诈骗行为。我想知道合同欺诈得具备啥条件,它和合同诈骗又有啥区别,这样我能判断下自己这情况到底咋回事,也好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 view-more
  • #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商业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依据。然而,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这两种行为常常让当事人感到困惑,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合同欺诈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它与合同诈骗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合同欺诈应具备的条件。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构成合同欺诈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欺诈方具有欺诈的故意,即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并且希望对方因此而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二是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包括积极的虚假陈述和消极的隐瞒真实情况。三是被欺诈方因欺诈行为而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作出了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表示。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故意隐瞒产品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事实,使买方误以为产品质量合格而签订了合同,这就构成了合同欺诈。 接下来,我们看看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对合同诈骗罪作出了明确规定。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观目的不同。合同欺诈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但不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而合同诈骗的主观方面则是以非法占有对方财物为目的。 第二,行为性质不同。合同欺诈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受民事法律调整,被欺诈方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撤销合同、赔偿损失等;而合同诈骗属于刑事犯罪行为,要受到刑事法律的制裁,诈骗方不仅要承担刑事责任,还要返还诈骗所得的财物。 第三,法律后果不同。对于合同欺诈,受欺诈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使合同自始无效,并要求欺诈方赔偿损失;而对于合同诈骗,除了要返还被害人的财物外,诈骗方还会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被判处相应的刑罚,如有期徒刑、罚金等。 总之,了解合同欺诈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它与合同诈骗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遇到疑似合同欺诈或合同诈骗的情况,应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