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有关违约金的金额是如何规定的?
我签了一份合同,里面约定了违约金,但是我不太清楚这个违约金金额有没有什么限制和规定。我担心约定的金额不合理,到时候出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想了解下法律对于合同违约金金额到底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合同中,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签合同的一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做事,就要给对方一定数额的钱作为补偿。 关于合同违约金金额的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根据该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合同双方可以自己商量违约金的金额或者计算方式。 不过,这种约定并不是毫无限制的。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这里“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一般司法实践中,当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时,可能会被认定为过分高于。 比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甲违约给乙造成了10万元的损失,而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是15万元。如果乙向法院起诉要求甲支付15万元违约金,甲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因为15万元已经超过了损失的百分之三十。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违约的原因、双方的过错程度、乙的实际损失等,来决定是否减少以及减少的幅度。 此外,在判断违约金是否过高时,法院通常会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 所以,合同双方在约定违约金金额时,要合理考虑可能造成的损失,避免约定过高或过低的违约金。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违约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来解决违约金的争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