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消灭后合同是否继续履行?


在探讨撤销权消灭后合同是否继续履行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撤销权。撤销权是指当事人依照自己的意思变更或者消灭合同效力的权利。当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形时,当事人可以依法行使撤销权,使合同的效力归于消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当撤销权消灭后,合同的效力就得以确定。因为撤销权的行使目的是使合同的效力发生改变,如果撤销权因法定情形而消灭,意味着当事人丧失了通过行使撤销权来改变合同效力的权利。此时,合同就恢复到正常的、有效的状态。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既然合同是有效的,那么当事人就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也就是说,在撤销权消灭后,合同通常是需要继续履行的。 当然,如果合同存在其他无效或者可解除的情形,那么合同可能会基于这些法定情形而失去效力或者被解除,但这与撤销权消灭是不同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后果。例如,如果合同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那么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总的来说,一般情况下,撤销权消灭后合同会继续履行,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否则,不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如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