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情形下的合同可以撤销?

我之前签了个合同,现在感觉有些不对劲,想了解下在法律上,到底有哪些情形下签订的合同是可以撤销的呢?我担心自己签的合同可能符合可撤销的情况,所以希望能弄清楚,好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view-more
  • #合同撤销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合同撤销是指当事人对合同的内容有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可以经利害关系当事人请求,撤销该合同,使其已经发生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可以撤销合同的几种情形: 重大误解。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因自己的过错而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举个例子,甲把赝品古董当成真品古董卖给了乙,乙因为对古董的真伪产生了错误认识才签订了合同,这种情况就属于重大误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显失公平。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自己的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比如,在某偏远地区,当地唯一的一家药店在疫情期间大幅提高口罩价格,消费者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签订了购买合同,这就可能构成显失公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欺诈。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例如,商家在销售商品时,故意夸大产品的性能和功效,消费者基于这种虚假信息签订了购买合同,就属于受欺诈订立的合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胁迫。胁迫是指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比如,甲威胁乙如果不签订合同就伤害乙的家人,乙在这种胁迫下签订的合同,乙可以请求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总之,当合同存在以上这些情形时,当事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撤销合同的请求,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