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发现有同事私自挪用公司的钱去做投资。我想知道这种情况在法律上是怎么判定的,挪用公款的定罪标准到底是怎样的,达到什么程度会被认定犯罪呢?
展开


挪用公款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它的定罪标准。首先,从犯罪主体来看,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这意味着,只有符合上述主体身份的人挪用公款,才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其次,关于挪用公款的行为表现,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这里的“归个人使用”包括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对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并没有数额较大的限制,只要实施了该行为就可能构成犯罪。而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要求数额较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五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总之,挪用公款罪的定罪需要综合考虑主体、行为表现和数额等多方面因素。如果您发现身边有疑似挪用公款的行为,建议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