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院判决下来后的执行流程是怎样的?

我之前打了一场官司,法院已经作出判决了。但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让判决的内容得到执行,比如从哪里开始申请,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后续又有哪些步骤等,希望了解一下法院判决下来后的执行流程。
展开 view-more
  • #判决执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当法院判决下来后,进入执行流程是确保判决得以落实的关键环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执行流程。首先是申请执行。这是执行流程的起始步骤,当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已经生效的判决时,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申请执行需要向法院提交书面的申请执行书,同时要附上生效的法律文书,比如判决书、裁定书等。此外,还需要提供申请人和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等材料。 然后是法院受理。法院在收到申请执行书及相关材料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材料是否齐全等。如果申请符合要求,法院就会受理该执行案件;如果不符合要求,法院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或者裁定不予受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人民法院对符合条件的执行申请,应当在七日内予以立案;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接下来是发出执行通知。法院受理执行案件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执行通知一般会告知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期限、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等。 之后就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果被执行人在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间内仍未履行义务,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常见的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这些措施都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的。例如,根据该法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最后是执行终结。当被执行人履行了全部义务,或者出现了法律规定的终结执行的情形时,执行程序就会终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