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立案标准是多少?

我朋友在一个公益组织工作,他挪用了组织里的救灾物资去做其他事。我有点担心他这情况会不会构成犯罪,想了解下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达到多少金额或者满足什么条件会被立案呢?
展开 view-more
  • #挪用特定款物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这些特定的款项和物资是有专门用途的,不能随便拿去干别的事儿。 在法律依据方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六十九条,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挪用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这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数额标准,如果挪用的特定款物达到了五千元,就满足了立案追诉的条件。比如说,挪用了五千元的救灾资金去做其他非救灾用途的事情。 (二)造成国家和人民群众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有时候,挪用特定款物不仅仅是款物本身的数额问题,还可能会因为挪用行为导致国家和人民群众遭受其他的经济损失。例如,挪用防汛物资,导致在防汛过程中因为物资不足,使得一些房屋被洪水冲垮,造成了五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 (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挪用特定款物的,或者造成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严重困难的。这里的“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就是说挪用的款物数额可能没有达到五千元,或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没有达到五万元。但是,如果是多次挪用,比如今天挪用一点救灾物资,明天又挪用一点,这种多次的行为也会被立案追诉。还有就是因为挪用行为,使得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陷入严重困难,比如挪用扶贫款物,导致贫困群众无法正常开展生产活动,生活陷入困境。 (四)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这主要是从社会影响方面来考虑的。如果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被曝光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不满,严重损害了国家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或者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也会被立案追诉。 (五)其他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情况非常复杂,可能会出现一些前面几种情况都无法涵盖的情形,只要是导致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都可以立案追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