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哪些罪会被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是一种刑罚方式,指的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这种处罚通常适用于罪行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在我国《刑法》中,有不少罪名涉及到没收财产的刑罚。例如危害国家安全罪,这类犯罪严重危害了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等重要利益。《刑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犯本章之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这意味着像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适用没收财产的。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里也有很多罪名会涉及没收财产。比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当销售金额达到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还有走私罪,根据不同的走私物品和情节,也可能会被判处没收财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等条文对此都有明确规定。 侵犯财产罪中,抢劫罪如果是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等情形,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盗窃罪在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情况下,也可能会面临没收财产的处罚。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对于其中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除了判处相应的有期徒刑等刑罚外,也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还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对于情节严重的,也可能会被判处没收财产。 贪污贿赂罪也是常见适用没收财产的犯罪类型。贪污罪、受贿罪等,如果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总之,没收财产是一种较为严厉的刑罚,主要针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犯罪性质恶劣、犯罪后果严重的犯罪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具体是否适用没收财产以及没收多少财产,会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