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刑案件是否需要中止审判?
我有个案子,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涉及刑事案件。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案子是会继续正常审理,还是要先停下来等刑事案件处理完。我就想知道涉刑案件到底要不要中止审判,有什么规定和依据吗?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涉刑案件是否需要中止审判是一个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判断的问题。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中止审判。中止审判就是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某些特定的情况,导致审判活动没办法继续进行,从而暂时停止,等这些情况消失之后,再继续审判。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对于涉刑案件,如果民事案件的审理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比如在一些涉及合同诈骗的民事纠纷中,合同是否有效的认定要依赖于刑事上是否构成诈骗的判定,在刑事案件未审结时,民事案件通常就需要中止审判。因为刑事案件的结果会对民事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如果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或者民事案件能够独立进行审理和判决,不需要等待刑事案件的结果,那么一般就不需要中止审判。例如,在一些民事侵权纠纷中,虽然被告同时涉及刑事犯罪,但民事侵权的事实和证据可以独立认定,民事案件就可以继续进行。 所以,涉刑案件是否中止审判,关键在于判断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是否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作为依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