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案有哪些具体规定?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案有以下相关规定: **一、立案条件** 1. **主体资格**: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通常应当是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或是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律依据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该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 **起诉期限**:原告人应在刑事案件立案之后直至第一审宣判之前行使诉讼权。 3. **诉讼请求明确合理**:原告所主张的合法利益需要清晰明确,要有有力的诉讼请求及事实依据、逻辑推论,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确实遭受到侵害。 4. **直接因果关系**:原告人所提出的民事损害赔偿请求,必须与刑事案件中的犯罪行为存在直接的因果关联性。 5. **遵循法律规定**:原告人所提出的诉讼请求,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任何法律明文禁止的情况。同时,原告人还需提供充足的证据材料来支撑其诉讼请求,这些证据材料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二、立案流程** 1. **提起时间**:附带民事诉讼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都可以提起。 2. **提起方式**:被害人是个人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后,人民法院应当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受理。 **三、相关审理规定** 1. **调解与裁判**: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 2. **审理顺序**: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这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四条中有明确规定。 另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无需缴纳诉讼费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需提交书面的附带民事诉状,详述相关当事人信息、事件全过程以及具体诉讼需求,同时提供相应证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