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流程是怎样的?
我想了解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流程。我知道这和普通诉讼不太一样,但具体怎么操作不清楚。比如从哪里开始申请,要准备什么材料,后续各个环节是怎样的,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简单来说,就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那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还要让其承担民事赔偿等责任,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首先是案件的发现和线索移送。一般是由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同时构成犯罪。相关部门发现线索后会将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检察院。依据《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检察院负责统一办理辖区内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接着是立案阶段。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存在犯罪行为且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立案后,检察院会展开调查核实工作,收集有关证据。调查过程中,可以采取询问、查询、调取有关证据材料等措施。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查明犯罪事实和公共利益受损的情况,为后续的诉讼做准备。 然后是提起诉讼。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形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在起诉书中,会详细写明刑事指控和民事诉求,比如要求被告承担修复生态环境的费用、赔偿消费者的损失等。 最后是审理和判决阶段。人民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检察院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参加诉讼,支持起诉。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如果被告对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上诉。判决生效后,被告需要按照判决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不履行,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