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从犯的刑事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我朋友在别人的威胁下参与了一起盗窃案,他当时很害怕,只能听从安排。现在案子被查出来了,我想知道像他这种被胁迫参与犯罪的胁从犯,在法律上要承担怎样的刑事责任,会不会和主动犯罪的人一样量刑呢?
展开


在法律领域中,要弄清楚胁从犯的刑事责任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确什么是胁从犯。胁从犯是指在他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共同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的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本来不想犯罪,但因为受到了某种威胁,不得不参与到犯罪行为当中,而且在整个犯罪过程里,他所起到的作用相对较小。 我国《刑法》第二十八条对胁从犯的刑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犯罪情节”包含多个方面。 一方面是被胁迫的程度。如果行为人受到的胁迫非常严重,比如生命受到直接威胁,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实施了犯罪行为,那么其主观恶性相对较小,可能会被给予较大幅度的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例如,甲持刀威胁乙去参与抢劫,如果乙不参与就杀了乙及其家人,乙无奈之下参与了抢劫,这种情况下乙被胁迫的程度就很高。 另一方面是行为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如果行为人在犯罪中只是起到了辅助、次要的作用,比如只是帮忙望风,没有直接实施关键的犯罪行为,那么其承担的刑事责任也会相对较轻。比如在盗窃案件中,胁从犯只是在门口等待,没有进入屋内实施盗窃行为。 此外,判断是否构成胁从犯也有严格的标准。如果行为人虽然一开始是被胁迫参与犯罪,但在犯罪过程中,其心理发生了变化,主动积极地参与犯罪,不再是受胁迫的状态,那么就不能再认定为胁从犯,而应当按照其实际的犯罪行为和情节来定罪量刑。 总之,对于胁从犯刑事责任的判定,需要综合考虑被胁迫的程度、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多种因素,依据《刑法》的规定,公正合理地确定其应承担的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