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的案件分为哪些范围?
我涉及了一个刑事案件,听说有刑事和解这回事。我想知道到底哪些刑事案件是可以进行刑事和解的,哪些又不行呢?我希望了解具体的范围划分,这样心里能有个底,也能看看我这个案子有没有和解的可能。
展开


刑事和解,简单来说,就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它能促进矛盾化解,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是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这里的民间纠纷,通常是指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刑法分则第四章规定的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规定的是侵犯财产罪。例如,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轻伤)案件,或者因债务纠纷引发的轻微盗窃案件等,如果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就可以适用刑事和解。 二是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比如交通肇事罪,一般属于过失犯罪,如果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就符合刑事和解的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这是因为这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恶性较大,再次故意犯罪说明其没有真正悔改,不适合通过刑事和解来处理。 刑事和解制度为刑事案件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既有利于被害人获得赔偿和精神抚慰,也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但具体案件是否适用刑事和解,还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