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我在一家国企工作,最近公司里有人被怀疑挪用公款。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呢?比如什么样的行为算挪用公款,金额达到多少会被认定等,我想心里有个底。
展开


挪用公款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认定标准。 首先,从主体方面来看,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的国家工作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通俗来讲,就是那些代表国家履行公共事务管理等职责的人。 其次,关于挪用公款的行为表现。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这里的非法活动包括赌博、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不论挪用金额多少,原则上都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二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营利活动就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活动,比如炒股、办企业等。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数额较大的起点一般是五万元。三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这里的数额较大同样一般指五万元,而且要求挪用时间超过三个月还没有归还。 最后,主观方面,挪用公款罪要求行为人必须是故意的,也就是明知自己的行为是挪用公款,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不是故意的,比如因为疏忽大意导致公款使用出现问题,那就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总之,挪用公款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主体、行为表现和主观方面等多个因素。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发现可能存在挪用公款的情况,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由专业人员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