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起诉了被告是否需要拿起诉书?
我最近收到了法院通知,说我被人起诉了。我不太清楚这个流程,想知道我作为被告,是不是一定要去拿起诉书呢?不拿会有什么后果吗?我有点担心拿了起诉书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想问问这方面的规定。
展开


当被告被起诉时,从法律程序上来说,是需要接收起诉书的。起诉书是原告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和陈述案件事实的重要法律文书,它能让被告清楚地知道原告告了自己什么事情,以及原告的诉求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这就明确了法院有义务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而被告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接收到起诉书。 通常情况下,法院会通过多种方式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常见的送达方式有直接送达,也就是法院工作人员直接将起诉书交给被告;留置送达,如果被告拒绝接收,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还有邮寄送达,通过邮政等方式将起诉书寄给被告。 对于被告来说,接收起诉书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这是知晓原告主张和诉求的直接途径,只有拿到起诉书,被告才能清楚自己面临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接收起诉书后,被告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答辩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如果被告不接收起诉书,法院依然可以通过合法的送达程序视为已经送达。而且,被告不接收起诉书,不影响案件的审理,法院可以缺席判决。缺席判决可能会让被告失去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的机会,从而承担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所以,被告应该积极接收起诉书,并按照法律规定参与诉讼程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