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对被抚养人的赔偿是怎样定义的?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被抚养人赔偿是一个与侵权责任密切相关的概念。当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时,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虽然该条未直接提及被抚养人赔偿,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则明确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对于赔偿范围,被抚养人赔偿主要是为了保障被抚养人的生活需求。如果受害人因侵权行为导致残疾,赔偿会考虑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比如,受害人因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那么被抚养人获得的赔偿就会按照法定标准全额计算;若只是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则会根据相应比例计算。
赔偿的计算标准会因被抚养人的不同情况而有所区别。对于未成年人,计算至十八周岁。也就是说,从确定赔偿时起,一直计算到被抚养人年满十八周岁。对于无劳 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被抚养人赔偿的主张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比如,要证明被抚养人与受害人之间的扶养关系,像提供户口本、出生证明等;还要证明被抚养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如未成年人的年龄证明,成年近亲属丧失劳动能力和无其他生活来源的相关证明等。只有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被抚养人的赔偿请求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上海个体户营业执照村委不盖章能不能办理?
非法经营的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微信上被骗走了钱该如何要回?
农村集体土地赔偿款如何分配?
社保最晚多少岁可以交?
进厂上班未满一个月工资被中介扣了该怎么办?
只要有认定书就不会算骗保吗?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小孩能否申请低保?
民法典对典当有哪些规定?
销售可以报销回扣吗?
交完印花税一定要盖收讫专用章吗?
社保卡密码被锁定了该怎么办?
如果不交社会抚养费会受到哪些惩处?
没收财产和罚金怎么处理会好一点?
什么情况属于聚众斗殴?
跟医院打官司划不来钱该怎么办?
交通事故出院后护理费 是否还会赔偿?
被限制高消费的人可以成为股东吗?
中止审理法院未作出裁定该怎么办?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