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定继承人是如何定义的,都包括哪些人?

我家里老人去世了,留下了一些财产,但是不清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想知道法定继承人是怎么定义的,在法律上到底哪些人属于法定继承人,我自己是不是法定继承人呢?希望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法定继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定继承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直接享有继承权的人。在继承开始时,不是任何人都能继承遗产,而是由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人可以作为继承人,这些人就是法定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由法律明确划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体现了继承顺序的重要性,第一顺序继承人在继承中具有优先地位。 另外,《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还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这一规定是对那些在家庭中尽了赡养责任的人的一种法律认可和保护,鼓励人们在家庭中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法定继承人的定义和范围是法律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和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而作出的明确规定。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处理遗产继承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