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公摊面积怎么补偿?


在房屋拆迁过程中,公摊面积的补偿是许多被拆迁人关心的问题。下面为你详细介绍拆迁公摊面积补偿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公摊面积的概念。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像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等都属于公摊范围。在拆迁时,公摊面积也是被纳入补偿范围的。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这里的房屋价值,是包含公摊面积在内的整体房屋价值。也就是说,拆迁补偿应当保障被拆迁人获得的补偿能够使他们在同等地段购买到与被拆迁房屋具有相当面积和品质的房屋。 关于具体的补偿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货币补偿。这种补偿方式是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市场评估价格来确定补偿金额。评估时,会考虑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其中建筑面积就包含了公摊面积。例如,在某一区域,类似房屋的市场价格是每平方米10000元,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含公摊),那么被拆迁人可能会获得100万元的货币补偿。 另一种是产权调换。也就是提供新的房屋来置换被拆迁的房屋。在进行产权调换时,应当按照合法建筑面积进行,这里的合法建筑面积同样包含公摊面积。一般来说,调换后的房屋也会有相应的公摊面积,并且会保证被拆迁人得到的房屋面积不低于被拆迁房屋的面积。比如,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含公摊),那么调换后的房屋建筑面积也不应小于100平方米。 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拆迁补偿政策。有些地方可能会对公摊面积给予额外的补偿或优惠。所以,被拆迁人在面临拆迁时,要详细了解当地的拆迁补偿方案,明确自己的权益。如果对补偿有异议,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可以向房屋征收部门提出书面意见,要求重新评估;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