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过渡费是按照什么标准发放的?
我家房子要拆迁了,听说会有拆迁过渡费。但我不知道这费用到底按啥标准给,是按人口数量,还是房子面积,或者有其他的计算方式?我想弄清楚,免得在这方面吃亏,所以想问问拆迁过渡费发放标准到底是怎样的。
展开


拆迁过渡费,简单来说,就是在拆迁过程中,由于被拆迁人不能马上住进新的安置房屋,拆迁方给予被拆迁人在过渡期间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于解决被拆迁人临时居住等问题。 在我国,拆迁过渡费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发放标准。不过,相关的规定主要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该条例,因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者提供周转用房。 通常情况下,各地会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标准。有些地方会按照被拆迁房屋的面积来计算过渡费,比如每平方米每月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偿。例如,当地规定每平方米每月补偿20元,被拆迁房屋面积是100平方米,那么每月的过渡费就是20×100 = 2000元。 还有些地方会按照被拆迁房屋内的人口数量来确定过渡费数额,以保障每个家庭成员在过渡期间的基本居住需求。另外,过渡期限也是影响过渡费发放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超过了规定的过渡期限,拆迁方还没有提供安置房屋,那么可能需要增加过渡费的发放标准,以此来弥补被拆迁人的额外损失。所以,要明确具体的拆迁过渡费发放标准,最好是查看当地政府出台的相关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或者直接咨询负责拆迁的相关部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