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待遇核定表和退休审批表有什么区别和作用?
我快到退休年龄了,最近在办理退休手续,涉及到退休待遇核定表和退休审批表。我不太清楚这两个表具体是干什么用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填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退休待遇核定表和退休审批表都是办理退休手续时非常重要的文件,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作用和填写要求。 退休待遇核定表主要是用于确定退休人员最终能够享受到的退休待遇具体金额。它会详细记录各项与退休待遇计算相关的数据,比如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储存额等信息。社保部门会依据这些信息,按照国家规定的退休待遇计算方法,核算出退休人员每月应领取的养老金数额等具体待遇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所以,退休待遇核定表是计算我们退休后能拿多少钱的重要依据。 退休审批表则侧重于对退休资格的审核和确认。它会记录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像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单位等,同时也会有关于退休原因、退休类别等内容。单位或个人将退休审批表提交给相关部门后,部门会审核该人员是否符合退休条件。例如,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等情况可以退休。只有通过退休审批,才能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在填写这两个表格时,都需要确保所填信息准确无误,因为任何错误都可能影响到退休待遇的核定和退休手续的办理。如果发现表格填写有误,应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修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