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庭和民事法庭有什么区别?
我去法院办事,看到有行政法庭和民事法庭。我不太清楚这两个法庭到底处理什么样的案子,它们在审判上有啥不一样的地方。我想知道行政法庭和民事法庭具体的区别是什么,好让我能搞明白以后遇到事儿该去哪个法庭。
展开


行政法庭和民事法庭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从受理案件的性质来看。行政法庭主要处理行政案件,也就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起的诉讼。比如,你觉得政府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不合理,像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就可以向行政法庭起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民事法庭受理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纠纷。例如合同纠纷,你和别人签订了合同,对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还有侵权纠纷,别人侵犯了你的名誉权、肖像权等。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其次,在诉讼主体方面。行政诉讼中,被告恒定为行政机关,原告则是认为自身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比如税务部门对一家企业进行了不合理的征税,企业就可以作为原告起诉税务部门这个被告。而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可以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或者法人与法人之间。比如两个公司因为合同履行问题产生纠纷,都可以作为平等的诉讼主体参与到民事诉讼中。 再者,审判规则也有所不同。行政诉讼主要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法院重点关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是否有法律依据、程序是否合法等。比如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有没有遵循法定的程序,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而民事诉讼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例如在合同纠纷中,主张对方违约的一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对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