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仲裁和法院诉讼有什么区别?
法院仲裁通常指的是仲裁机构的仲裁,它和法院诉讼是两种不同的解决纠纷的方式,二者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
首先是启动条件。仲裁的启动需要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前后达成仲裁协议,约定将争议提交给特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没有仲裁协议,仲裁机构不会受理案件。而诉讼则不需要双方事先达成协议,只要一方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就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相关条件,其中并不要求双方有类似仲裁协议的约定。
其次是受案范围。仲裁主要受理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像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仲裁机构是不受理的。法院诉讼的受案范围则更为广泛,除了可以受理仲裁机构能处理的合同和财产权益纠纷外,还包括各种人身关系纠纷、行政纠纷等。
再者是审理方式。仲裁一般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而法院诉讼通常以公开审理为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律公开进行。
然 后是裁判人员的选定。在仲裁中,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规则选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对案件进行审理。而在诉讼中,审判人员是由法院指定的,当事人一般不能自行选择法官,但在法定情形下可以申请法官回避。
最后是效力和执行。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诉讼则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经过二审作出的判决才是终审判决,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履行生效判决,另一方同样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仲裁和诉讼各有特点。当事人在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纠纷的性质、争议金额的大小、对程序保密性的要求等,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劳动仲裁不服上诉到法院是否可以更改请求?
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可以提前解除吗?
有社保的看病报销比例是多少?
职工医疗保险断交一个月会有什么影响吗?
民法典司法解释婚姻家庭编(一)有哪些内容?
过了冷静期一方不肯离婚怎么办?
解除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
公司章程是否必须载明公司的注册所在地?
房产证使用年限空白是否能买卖?
工地诈骗会怎么判刑?
离婚时个人股票是否算夫妻共同财产?
不请辩护就没机会缓刑吗?
网红签公司违约金怎么计算?
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会怎么处理?
人寿保险法律条款如何解析,保险公司的个别解析该如何纠正?
签空白书面合同是否应视为未签合同?
起诉探视权时法院找不见被告人该怎么办?
如何申请监外执行?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