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保和社保有什么区别?


基保一般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它和社保存在诸多区别。 首先,概念和保障范围不同。社保是社会保险的简称,是国家为了预防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涵盖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多个方面的保障。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要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重点在于解决参保人员看病就医的费用问题。 其次,参保对象不同。社保主要面向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等。其中,企业职工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社保费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有相应的社保缴纳机制;灵活就业人员则可以以个人身份自愿参加社保。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要针对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等,比如老人、儿童、学生以及未就业的人员等都可以参加。 再者,缴费方式和标准不同。社保的缴费通常是按月缴纳,缴费金额根据参保人员的工资收入以及当地规定的缴费比例来确定。以企业职工为例,养老保险一般是单位缴纳工资的一定比例(比如16%),职工个人缴纳8%;医疗保险单位缴纳一定比例(比如8%),职工个人缴纳2%左右等。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缴费金额则需要根据当地规定的缴费基数和比例自行承担全部费用。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按年缴费,缴费标准相对较低,并且有不同的档次供参保人员选择,政府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最后,待遇享受不同。在养老金待遇方面,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在退休后,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来计算养老金,一般来说,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待遇相对较高。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常一起提及)的养老金待遇相对较低,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在医疗待遇方面,社保中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通常较高,报销范围也较广,并且在一些大城市还可以享受门诊统筹等待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和范围相对较小一些,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参保人员的医疗负担。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同时,对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也有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来规范其运行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