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欺诈和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有人在和我交易的时候好像隐瞒了一些情况,让我吃了亏。我不太确定这算民事欺诈还是诈骗罪。我想知道这两者到底有啥区别,判断的标准是啥,对我这个事儿的处理会有什么不同影响呢?
展开


民事欺诈和诈骗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从定义上来说,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比如在买卖商品时,商家故意夸大产品性能,让消费者基于错误的认知购买商品,这就属于民事欺诈。而诈骗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比如犯罪分子编造虚假的投资项目,骗取他人大量钱财。 在主观故意方面,民事欺诈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欺诈行为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但通常还具有履行合同等行为的意愿。而诈骗罪的行为人则是纯粹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根本没有履行的打算。 从行为后果来看,民事欺诈一般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受欺诈方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欺诈方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而诈骗罪属于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通常还要考虑骗取财物的数额。不同地区对于“数额较大”等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一般需要达到一定的金额才会被认定为诈骗罪。而民事欺诈则没有数额的要求,只要存在欺诈行为并给对方造成损失,就可以主张权利。总之,区分二者对于准确适用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非常重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