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财产权和民法的财产权有什么区别?
我一直不太明白宪法里规定的财产权和民法里的财产权到底有啥不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涉及财产的事儿感觉还挺多的,比如我买了个房子,这里面的财产权到底是按宪法还是民法来界定呢?很想知道这两者的区别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
展开


宪法财产权和民法财产权存在多方面区别。首先,从概念上来说,宪法财产权是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它确立了公民财产权的正当性基础,是公民对抗国家权力侵害的一种权利保障。民法财产权则是民事主体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像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它侧重于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从性质上看,宪法财产权具有公法性质,主要调整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负有尊重和保障公民宪法财产权的义务。例如政府不能随意没收公民合法财产。民法财产权是私法性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流转和归属关系,比如张三把自己的汽车卖给李四,这就是平等主体间财产权的转移。从保护目的来讲,宪法财产权的保护目的在于限制公共权力对公民财产权的不当干预,保障公民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民法财产权的保护目的是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促进财产的合理利用和流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此外,宪法财产权的实现通常需要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公权力的保障和救济;民法财产权的实现主要通过民事主体之间的协商、诉讼等私法途径解决纠纷。总之,宪法财产权和民法财产权虽然都与财产相关,但在概念、性质、保护目的和实现途径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