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与监护权是否有区别?


抚养权和监护权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看抚养权。抚养权主要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拥有抚养权的一方或双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权决定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该权利在子女成年时即消灭。简单来说,抚养权就是决定孩子跟谁一起生活,由谁来直接照顾、教育孩子等日常事务。比如在离婚案件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归属,获得抚养权的一方要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上学等事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而监护权是指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监护权是法定的,一般来说,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即使父母离婚,双方仍然都是孩子的监护人,监护权不因离婚而丧失。监护权的内容更为广泛,它不仅包括对被监护人的生活照顾,还包括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等。例如,当孩子的财产需要进行处理时,监护人要以保护孩子的利益为出发点来进行操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的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从权利的变更方面来看,抚养权可以通过父母双方协商变更,也可以通过法院判决变更。而监护权的变更相对复杂,一般是在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由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向人民法院申请,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在实际生活中,抚养权和监护权可能会出现分离的情况。比如,父母离婚后,一方获得抚养权,另一方仍然享有监护权。但无论抚养权归谁,父母双方都有义务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都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履行相应的责任。总之,抚养权和监护权有着不同的法律含义和范围,在处理涉及子女的法律事务时,需要准确区分这两个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