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和名誉侵权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在法律领域,诽谤和名誉侵权是两个较为常见的概念,但很多人容易将它们混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这里强调了“故意捏造”和“散布虚构事实”这两个关键要素。例如,张三为了报复李四,故意编造李四贪污公款的虚假消息,并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导致李四的名誉受到严重损害,张三的这种行为就构成了诽谤。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见,诽谤情节严重的话,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而名誉侵权的范围则更为广泛。名誉侵权是指行为人因为故意或者过失对他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致使他人的名誉遭受损害。也就是说,除了诽谤这种方式外,侮辱等其他行为也可能构成名誉侵权。比如,在公开场合对他人进行辱骂,使用侮辱性的语言贬低他人,这也属于名誉侵权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侵权主要是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 从构成要件上看,诽谤要求必须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而名誉侵权并不一定要求是虚构的事实,即使是真实的事实,但如果公开宣扬损害了他人名誉,也可能构成名誉侵权。例如,公开他人的隐私,虽然隐私内容是真实的,但这种行为也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在举证责任方面,诽谤案件中,受害人需要证明行为人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而在名誉侵权案件中,受害人只需要证明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并且给自己的名誉造成了损害即可。 总的来说,诽谤是名誉侵权的一种特定形式,名誉侵权包含了诽谤以及其他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名誉权,也能避免因无知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