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故意伤害罪中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有何区别?

在一些涉及故意伤害的案件中,常常难以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状态。比如在某些冲突场景下,一方的行为导致另一方受伤,不清楚这种伤害是行为人积极追求的结果,还是在其他行为伴随下产生的。想了解在故意伤害罪中,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具体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
展开 view-more
  • #故意伤害
  • #直接故意
  • #间接故意
  • #犯罪故意
  • #刑法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故意伤害罪中,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 **认识因素方面**: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程度更深,既包括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危害结果发生,也包括明知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只是认识到危害结果有可能发生,不涉及对必然性的预见。例如,甲想杀死乙,用刀猛刺乙的心脏,甲明知这种行为必然会导致乙死亡,这就是直接故意;而丙为了打野兔,在树林里放置陷阱,丙知道可能会有行人路过并掉入陷阱,但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这就是间接故意,丙对行人掉入陷阱受伤或死亡的结果只是认识到有发生的可能性。 **意志因素方面**:直接故意体现为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希望这种结果出现;间接故意则表现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一种放任、漠不关心的态度,虽然不是积极追求,但也不采取措施避免结果发生。比如,在上述例子中,甲刺乙的行为就是积极追求乙死亡的结果;而丙放置陷阱,对于行人是否掉入陷阱并不积极追求,只是听之任之。 **行为与结果联系方面**:直接故意的犯罪行为与追求的特定危害结果有直接联系,具有直接追求性;间接故意必须依赖于行为人实施的其他某种目的的行为,具有伴随性,不能独立存在。例如,甲的刺杀行为直接指向乙的生命,目的就是要乙死亡;而丙放置陷阱的主要目的是打野兔,行人受伤或死亡只是伴随打野兔这个行为可能出现的结果。 法律依据是《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其中,“希望”体现的就是直接故意,“放任”体现的是间接故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