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罪和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我在生活中听说过欺诈罪和诈骗罪,但一直搞不清楚它们具体有啥不一样。比如在一些商业交易和诈骗案件里,感觉都可能涉及这两个罪名。我想知道这两个罪名在法律定义、构成要件、量刑标准等方面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展开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并没有“欺诈罪”这一独立的罪名表述,不过“欺诈”是一个在民事和刑事领域都会涉及的概念,通常表现为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而“诈骗罪”是一个明确的罪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其作出了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从构成要件来看,诈骗罪的构成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了自己的财产,从而遭受财产损失。而欺诈在民事领域较为常见,比如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一方通过欺诈手段使另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在法律后果方面,诈骗罪是刑事犯罪,一旦构成犯罪,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会受到刑罚处罚。而民事欺诈行为主要是导致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受欺诈方可以要求欺诈方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简单来说,诈骗罪是严重的犯罪行为,由刑法进行规制;而欺诈更多体现在民事层面,主要依据民法典等民事法律来处理相关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区分两者对于正确适用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