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和欺诈的区别是什么?


敲诈和欺诈是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在很多方面存在区别。 从概念上来说,敲诈,准确地讲是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而欺诈,通常指的是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行为表现方面,敲诈勒索主要是通过威胁、要挟等手段,让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从而被迫交出财物。威胁的内容可以是对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名誉、隐私等方面进行损害。例如,甲威胁乙,如果不给他一笔钱,就把乙的隐私照片公布到网上,乙因为害怕隐私泄露而被迫给钱,这就是典型的敲诈勒索行为。 诈骗罪则是通过欺骗手段,让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自愿处分财产。比如,丙编造自己有内部渠道可以买到低价名牌商品的谎言,丁信以为真,给了丙钱购买商品,结果丙根本没有能力提供商品,这就是诈骗行为。 在法律责任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在民事层面,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而敲诈勒索行为中,如果涉及到财产返还等问题,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总之,敲诈和欺诈无论是在行为本质还是法律后果上都存在明显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