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建房屋能否获得拆迁补偿?


在探讨违建房屋能否获得拆迁补偿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违建房屋。所谓违建房屋,指的是那些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规划许可、建设许可等法定程序,擅自建造的建筑物。这种行为违反了我国的城乡规划、土地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依法予以处理。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不予补偿。 不过,在实际情况中,违建房屋的情况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地判定是否给予补偿。比如,有些房屋虽然属于违建,但它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在我国过去的一些时期,相关的规划和管理不够完善,很多人在建造房屋时没有办理完整的手续,但这些房屋是当事人的唯一居住场所。对于这类房屋,在拆迁时通常会给予一定的人性化考虑和适当的补偿。 还有一些违建房屋,虽然违反了相关规定,但可以通过补办手续使其合法化。如果在拆迁过程中,当事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办齐全相关手续,那么该房屋就可以按照合法建筑的标准获得补偿。 此外,如果行政机关在认定房屋为违建的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的情况,例如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没有给予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等,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若最终判定行政机关的认定程序违法,那么房屋是否属于违建就需要重新进行认定,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是否给予补偿。 总之,违建房屋能否获得拆迁补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违法建筑是不予补偿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可补办手续以及行政机关程序违法等特殊情况,违建房屋也有可能获得一定的补偿。当面临违建房屋拆迁补偿问题时,当事人应当及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