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处罚和从轻处罚的区别是什么?
我最近和人产生了法律纠纷,可能面临处罚。听说有减轻处罚和从轻处罚这两种情况,但我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区别。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这两者是怎么界定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对处罚结果会有怎样不同的影响呢?
展开


减轻处罚和从轻处罚是在司法实践中,针对犯罪嫌疑人量刑时经常会涉及到的概念,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也就是说,当犯罪嫌疑人具有减轻处罚情节时,法官可以突破原本该犯罪所对应的法定刑幅度,在更低的刑罚幅度内量刑。例如,某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犯罪嫌疑人有减轻处罚情节,法官就可以判处低于三年的有期徒刑,甚至有可能判处拘役、管制等更轻的刑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从轻处罚则是在法定刑的幅度内,判处相对较轻的刑罚。简单来讲,就是在原本该犯罪对应的法定刑范围里,选择较轻的刑罚来判处。比如,同样是上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如果犯罪嫌疑人有从轻处罚情节,法官会在三年到十年这个区间内,倾向于判处相对较短的刑期,可能会判处三年、四年等,但不会低于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总的来说,减轻处罚和从轻处罚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突破法定刑的下限。减轻处罚突破了法定刑幅度,在更低的刑罚范围内量刑;而从轻处罚则是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较轻的刑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