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义务和积极义务有什么区别?
我不太明白法律里说的消极义务和积极义务到底是啥意思。在生活中感觉很多时候都在履行各种义务,但分不清哪些是消极义务,哪些是积极义务。想了解下它们具体的定义,还有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展开


在法律领域,消极义务和积极义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消极义务,通俗来讲,就是要求人们不去做某些事情的义务。也就是说,法律规定你不能做出特定的行为。例如,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权,不得伤害他人的身体等。这就好比有一道禁止线,你只要不跨越这条线,就算履行了消极义务。消极义务的核心在于不作为,其目的是保障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这其实就是对消极义务的一种体现,要求大家不去实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而积极义务则与消极义务相反,它是指人们必须主动去做出一定行为的义务。简单来说,就是法律要求你去做某些事情。比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等。积极义务强调的是作为,是人们需要主动承担起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和赡养义务有明确规定,这就要求相关主体积极地去履行这些义务,保障家庭关系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消极义务和积极义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方式上。消极义务是不作为的义务,只需要你不做特定的坏事就行;而积极义务是作为的义务,你必须主动去做一些事情。二者在法律体系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共同维护着社会的秩序和公平正义。无论是消极义务还是积极义务,都是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遵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