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过失与无罪过事件有什么区别?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对过失犯罪和无罪过事件这两个概念很迷糊。不太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啥不同,在实际的法律判定中是怎么区分的,想了解一下它们各自的定义、特点以及在法律后果上的差异。
展开 view-more
  • #过失犯罪
  • #无罪过事件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过失和无罪过事件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过失。过失在法律上是一种主观过错形式,它指的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失可以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简单来说就是行为人本来应该想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但因为粗心或者不留意而没有想到。比如,护士在给病人打针时,没有仔细核对药品,结果打错针导致病人出现不良反应,这就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行为人虽然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发危害结果,但却盲目地相信自己有能力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例如,司机明知道车辆刹车有问题,但他觉得自己驾驶技术好,不会出事故,结果在路上因为刹车失灵发生了交通事故,这就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表明,过失犯罪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行为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接下来,我们看看无罪过事件。无罪过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能抗拒的原因是指行为人遇到了某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即使他想要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也没有能力做到。比如,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导致房屋被掩埋,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是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相关人员对此没有罪过。不能预见的原因是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行为人根本不可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例如,甲在正常驾驶汽车时,突然有一个行人从路边的灌木丛中快速冲出来,甲来不及刹车将行人撞伤,在这种情况下,甲无法预见行人会突然出现,所以这属于无罪过事件。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这就明确了无罪过事件不构成犯罪,行为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过失和无罪过事件的关键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过失犯罪中行为人存在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主观过错,而无罪过事件中行为人不存在故意或者过失,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区分过失和无罪过事件对于正确认定犯罪和合理确定刑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