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异地结算和异地就医有什么区别?
我打算去省内其他城市看病,不太清楚省内异地结算和异地就医这俩概念。想知道它们具体有啥区别,比如流程、报销政策方面,了解这些区别对我就医和费用结算很重要,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省内异地结算和异地就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异地就医,通俗来讲,就是参保人在自己参保统筹地区以外的其他地方看病就医。比如,你在A市参保,但去了B市的医院看病,这就属于异地就医的情况。它主要强调的是就医地点和参保地不一致这个事实。 省内异地结算,则是在异地就医的基础上,涉及到医疗费用报销的一种方式。当你在省内其他城市就医后,不用先自己垫付全部的医疗费用,然后再回参保地报销,而是可以在就医的医院直接结算,支付自己需要承担的那部分费用就行。 从政策依据来看,根据我国的《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对于异地就医和异地结算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流程方面,异地就医通常需要参保人事先进行备案。参保人可以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方式,向参保地的医保部门提出异地就医备案申请。备案成功后,在异地就医时,才能享受到相应的医保待遇。 而省内异地结算,在备案完成并且就医医院支持异地结算的情况下,在出院结算时,系统会自动按照参保地的报销政策计算报销金额和个人自付金额。在报销政策上,异地就医报销的比例和范围通常按照参保地的政策来执行。也就是说,虽然你是在异地看病,但报销的标准还是你参保地规定的标准。 省内异地结算本质上也是遵循参保地的报销政策,只是结算方式更为便捷。总结来说,异地就医是就医行为,而省内异地结算则是这种就医行为下费用报销的一种便利方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