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定和裁决的区别是什么?
我在看一些法律资料时,老是看到裁定和裁决这两个词,感觉它们有点像,但又好像不太一样。我想弄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区别,在实际的法律场景中分别是怎么用的,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给我讲讲。
展开


裁定和裁决在法律领域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存在诸多区别。 从定义上来说,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就诉讼程序问题或部分实体问题所作出的决定。而裁决则通常是指行政机关或仲裁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争议进行处理后作出的决定。 在适用主体方面,裁定的适用主体是人民法院。比如在民事案件中,法院对于是否准许当事人撤诉的决定,就是以裁定的形式作出的。而裁决的适用主体较为广泛,既包括仲裁机构,像在合同纠纷中,当事人约定通过仲裁解决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处理结果就是裁决;也包括一些行政机关,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作出的决定。 从适用范围来看,裁定主要适用于解决诉讼程序中的问题,例如驳回起诉、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等。它一般不直接涉及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但会对诉讼程序的进行产生重要影响。裁决主要适用于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实体争议,如仲裁机构对合同纠纷中双方权利义务的确定,行政机关对特定行政争议的处理等。 在救济途径上,对于裁定,当事人如果不服,有的可以上诉,有的则不能上诉。例如,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的裁定,当事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对于裁决,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一般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对行政裁决不服的,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途径进行救济。 法律依据方面,裁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诉讼法律的规定。该法对裁定的适用范围、作出程序、上诉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裁决则依据不同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范仲裁裁决,行政裁决依据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