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社会保障收入和工资有什么差别?
我工作后每个月会收到工资,也知道公司给交了社保,能领到一些社会保障收入。但我不太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区别,它们的计算方式、用途之类的是不是不一样啊?想了解下具体差别。
展开


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收入和工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存在多方面的差别。 首先,从定义上看,工资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它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获得的回报,是劳动者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例如,我们日常上班,每月公司打到工资卡上的钱,就是工资。而社会保障收入则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收入形式。比如养老金、失业金等。 其次,两者的构成不同。工资通常由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部分组成。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单位,工资的构成可能会有所差异。而社会保障收入根据不同的保障项目有不同的构成。以养老保险为例,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等因素有关;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根据个人累计缴费金额和计发月数来确定。 再者,支付主体不一样。工资是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基于劳动关系而产生的支付行为。而社会保障收入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其他相关部门支付的。比如养老金由社保部门发放,失业金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 在法律依据方面,工资的支付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标准、时间、方式等内容,保障劳动者按时足额获得工资。例如,《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而社会保障收入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该法规定了社会保险的种类、参保范围、待遇标准等内容,确保公民在符合条件时能够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