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被侵害人和受害人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一些法律案例时,经常会看到‘被侵害人’和‘受害人’这两个词。我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感觉意思好像差不多,但又觉得肯定有区别。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这两者具体的区分标准和含义是什么呢?
展开 view-more
  • #法律主体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语境中,被侵害人和受害人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容易被混淆,但实际上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 被侵害人通常是指权利受到侵害的主体。这里的侵害行为可以是民事侵权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例如,在民事领域,甲故意损坏了乙的车辆,乙就是被侵害人,其财产权利受到了甲的侵害。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各种民事权利进行了保护,当这些权利被他人以不法方式干涉或破坏时,权利所有者就成为了被侵害人。在行政法领域,如果行政机关违法作出行政处罚,导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损,那么这些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是被侵害人。 受害人主要是指因犯罪行为而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痛苦的人。它主要出现在刑事法律关系中。比如在抢劫案件中,被抢走财物并可能遭受身体伤害的人就是受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立法目的之一就是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当犯罪行为发生并对公民造成损害时,该公民就成为了受害人。受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有一系列的权利,如报案权、要求赔偿权等。 总的来说,被侵害人的概念更为宽泛,涵盖了民事、行政等多个法律领域;而受害人主要侧重于刑事犯罪领域中受到损害的人。不过在实际生活和一些法律文件中,这两个词有时会被通用,但了解它们的本质区别对于准确理解法律关系和维护自身权益是很有帮助的。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