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有什么区别?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二者的定义和目的不同。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主要目的是补偿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使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到平衡状态。刑事责任则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其目的是惩罚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安全。 其次,责任的产生原因有差异。民事责任主要是基于民事违法行为产生,比如合同违约、侵权行为等。例如,甲与乙签订了买卖合同,甲未按照合同约定交付货物,甲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这就是一种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由犯罪行为引起的,犯罪行为是严重危害社会、违反刑法的行为。像盗窃、抢劫等行为就属于犯罪行为,行为人要承担刑事责任。 再者,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同。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较为多样化,常见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这些方式主要是为了弥补受害人的损失。而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是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刑罚具有严厉性,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严厉制裁。 另外,在追究责任的主体方面也不一样。民事责任一般是由受害人自行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追究,遵循“不告不理”原则,即如果受害人不主动起诉,法院不会主动介入。刑事责任则是由国家公诉机关,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来追究,除了一些自诉案件外,不管受害人是否要求追究,国家都有权依法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方面,民事责任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民事法律法规来确定和追究。刑事责任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的刑事诉讼法律规定来认定和处罚。总之,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适用哪种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