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补偿和赔偿有什么区别?
我最近遇到了一个涉及民事责任的事情,对方说要给我进行民事补偿,但我觉得应该是赔偿。我不太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不同,想知道在法律上它们的界定标准、适用情况、赔偿方式等方面具体有什么区别呢?
展开


民事补偿和赔偿是两个在民事法律领域经常被提及的概念,它们虽然都涉及到给予一定的经济给付,但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性质不同。民事赔偿通常具有惩罚性,它是指一方因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等对另一方造成损害后,依法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比如,甲开车撞坏了乙的车,甲的侵权行为导致乙遭受损失,甲需要对乙进行赔偿。而民事补偿一般不具有惩罚性,它更多是基于公平原则,在特定情况下对受损方进行的一种经济上的弥补。例如,政府因公共利益征收个人房屋,给予房屋所有者一定的补偿。 其次,构成要件不同。赔偿的前提是加害人存在过错,这种过错可以是故意或者过失。以产品质量问题为例,如果厂家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销售,导致消费者人身受到伤害,厂家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而补偿则不一定要求一方存在过错。比如,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害而损害了他人较小的利益,受益人需要对受损人进行补偿,这里受益人可能并没有过错。 最后,法律依据不同。赔偿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等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补偿的法律依据较为分散,可能基于不同的法律法规。比如,在征收补偿方面,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相关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