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和民法有什么区别?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经济法和民法,感觉有些概念很相似,有点分不清。想了解下这两者具体有啥区别,比如在调整对象、法律目的、调整方法这些方面,能不能通俗地给我讲讲呢?
展开


经济法和民法都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调整对象不同。民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像你和朋友之间签订的买卖合同,或者你和邻居之间因为相邻权产生的纠纷,这些平等主体(也就是地位平等的个人、企业等)之间的关系都由民法来调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对各种民事关系进行了详细规定,保障着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而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比如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对垄断行为的监管等。它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公共利益。 其次是法律目的有差异。民法的目的在于保障民事主体的私权利,强调意思自治,也就是当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当事人的约定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经济法的目的则侧重于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它会通过一些政策和法律手段来平衡市场各方的利益,防止市场失灵。 再者是调整方法不同。民法主要运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等方法来调整民事关系,遵循的是“不告不理”原则,只有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会介入处理纠纷。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则更为多样化,它可以采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对违法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