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诈骗罪共犯故意与受贿罪故意有什么区别?


金融诈骗罪共犯故意和受贿罪故意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详细分析它们的区别。 首先,来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金融诈骗罪共犯故意是指在金融诈骗犯罪中,共同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金融秩序和他人财产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而受贿罪故意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明知自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会损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仍然希望或者实施该行为的主观心理态度。 从认识因素上看,金融诈骗罪共犯故意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参与的是金融诈骗活动,比如知道是在进行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等犯罪行为,而且要认识到这种行为会对金融秩序和他人财产造成损害。例如,在集资诈骗中,共犯要知道自己协助主犯以虚假的项目吸引公众投资,最终会导致投资者财产损失。而受贿罪故意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认识到自己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财物的行为违反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要求。比如,官员明知自己利用手中的审批权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的项目开绿灯,这种行为是不正当的。 在意志因素方面,金融诈骗罪共犯故意通常表现为积极追求诈骗结果的发生,或者至少对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共犯可能会积极参与诈骗方案的策划、实施,或者在知道诈骗行为的情况下,不阻止并提供帮助。而受贿罪故意一般表现为积极追求财物的收受,并且希望通过为他人谋取利益来实现这种收受。国家工作人员会主动利用职务便利为行贿人办事,以换取财物。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了集资诈骗罪,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了贷款诈骗罪等金融诈骗犯罪,对于金融诈骗罪的共犯,按照共同犯罪的规定进行处罚。而《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此外,两者的法律后果也有所不同。金融诈骗罪的量刑根据诈骗的数额和情节而定,数额较大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能判处无期徒刑。而受贿罪的量刑则根据受贿的数额和情节,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上所述,金融诈骗罪共犯故意和受贿罪故意在认识因素、意志因素、法律依据和法律后果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