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侮辱罪和诽谤罪有哪些异同?

我想了解下侮辱罪和诽谤罪,我朋友被人用一些很过分的言语辱骂,还被编造虚假事实到处传播,我感觉这可能涉及侮辱罪或者诽谤罪,但不太清楚这两个罪名具体有啥区别和相同点,想弄明白好给朋友维权。
展开 view-more
  • #侮辱诽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侮辱罪和诽谤罪都是涉及侵犯他人名誉权的犯罪行为,但二者在多个方面存在着异同。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看侮辱罪和诽谤罪的相同点。从犯罪客体上来说,二者都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权是公民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无论是侮辱行为还是诽谤行为,都会对他人的名誉造成损害,影响他人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比如,一个人被别人侮辱或者诽谤后,周围的人可能会对其产生负面的看法,从而降低其社会评价。另外,这两种犯罪行为都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这意味着只有被害人亲自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会受理案件。除非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才会由司法机关主动介入。例如,侮辱或诽谤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或者损害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司法机关才会主动进行处理。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二者的不同点。在客观行为方面,侮辱罪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暴力侮辱、言语侮辱、文字侮辱等。暴力侮辱是指使用暴力手段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比如强行剥光他人衣服、殴打他人并伴有侮辱性言语等;言语侮辱就是使用恶毒、下流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辱骂;文字侮辱则是通过书写、张贴侮辱性的文字、图片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而诽谤罪则主要是通过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的方式来损害他人名誉。也就是说,诽谤行为必须有捏造虚假事实这一前提,并且要将这些虚假事实散布出去,让不特定的多数人知道。比如,编造他人有违法犯罪行为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从行为手段的性质来看,侮辱罪可以不用具体事实,也可以用真实事实损害他人名誉。例如,公开宣扬他人的隐私,虽然这些隐私可能是真实的,但这种行为也可能构成侮辱罪。而诽谤罪必须是捏造虚假事实并加以散布。如果散布的是真实的事实,即使对他人名誉造成了损害,也不构成诽谤罪。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综上所述,侮辱罪和诽谤罪虽然都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但在客观行为、行为手段性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判断具体行为构成何种犯罪时,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法律规定进行分析。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