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有什么区别?


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是两种不同的租赁方式,在很多方面存在区别。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在定义和本质上,经营租赁是一种短期的租赁形式,出租方将资产出租给承租方,在租赁期内承租方获得资产的使用权,租赁期满后资产归还给出租方。它就像是您短期租用一辆汽车,用完之后就还回去。而融资租赁则更像是一种融资手段,本质上是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例如,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一台大型设备,在租赁期内企业承担设备的大部分风险和收益,租赁期满后企业通常可以选择购买该设备。这类似于分期付款购买商品,虽然在租赁期内设备所有权名义上还在出租方,但实际上承租方已经拥有了设备的实质控制权。 从租赁期限来看,经营租赁的期限一般较短,通常小于资产的使用寿命。比如您租赁一台电脑用于临时的项目,可能只租几个月。而融资租赁的期限较长,一般接近或等于资产的使用寿命。例如,一家企业融资租赁一台生产设备,租赁期限可能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 在租金支付方面,经营租赁的租金通常相对较低,且支付方式较为灵活。它主要是根据租赁期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租金,类似于按天计算租车费用。而融资租赁的租金总额一般较高,因为它不仅包含了设备的购置成本,还包括了出租方的融资成本和利润等。租金支付方式一般较为固定,通常是定期等额支付。 关于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责任,在经营租赁中,出租方通常负责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因为设备的所有权始终在出租方手中,他们有责任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例如,您租的汽车出现故障,出租方会负责维修。而在融资租赁中,由于承租方承担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所以一般由承租方负责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就像您分期付款购买的设备,您自然要负责它的日常维护。 在租赁期满后设备的处理上,经营租赁中,承租方将设备归还给出租方,没有购买设备的选择权。而在融资租赁中,承租方通常有三种选择:一是将设备返还给出租方;二是续租;三是按照约定的价格购买设备。这给予了承租方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这些区别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典对租赁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这两种租赁方式的界定和操作提供了法律准则。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和个人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租赁方式。如果只是短期、临时性的使用设备,经营租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是长期需要并希望最终获得设备所有权,融资租赁则更为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