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公招法律、法规和条例有什么区别?

我正在备考公招,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公招法律、法规和条例这几个概念很困惑,不太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感觉容易混淆。想知道它们在制定主体、效力、适用范围等方面具体有哪些不同,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法律区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首先,公招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在本质上都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但它们存在明显区别。 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依据,一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这意味着法律的制定程序严谨、要求高,旨在对国家重大事项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进行规范。 法规主要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它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相关法律,对法律中的规定进行细化和补充。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法律,其制定依据是宪法和法律,不得与它们相违背。而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它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用于解决地方的具体问题。 条例通常是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或事项作出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条例可以由不同的主体制定,如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条例,地方人大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条例。例如《物业管理条例》,它对物业管理活动进行了全面规范。条例的效力取决于制定主体,如果是国务院制定的条例,其效力等同于行政法规;如果是地方制定的条例,其效力等同于地方性法规。 综上所述,法律、法规和条例在制定主体、效力层级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适用不同的规范性文件。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