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累犯与惯犯的区别在于哪些方面?

我在了解法律知识时,对累犯和惯犯的概念有点混淆。想知道在法律层面上,累犯和惯犯具体有哪些区别,比如在构成条件、量刑标准等方面,希望能有详细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累犯惯犯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累犯和惯犯是刑法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定义和概念来看。累犯是指因犯罪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我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而惯犯则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者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挥霍来源,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实施同一种犯罪行为的人。 其次,构成条件也不同。累犯的构成有严格的法律条件限制。一般累犯要求前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且前后罪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特别累犯则要求前后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惯犯的构成更多强调犯罪行为的习惯性和反复性,即行为人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实施同种犯罪行为,主观上具有反复实施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有多次犯罪的行为。 再者,量刑方面存在差异。对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从重处罚。这是因为累犯表明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较大,再次犯罪的可能性高,所以要给予更严厉的刑罚。而惯犯由于其犯罪行为的一贯性和反复性,在量刑时也会考虑这些因素,但并没有像累犯那样明确的“应当从重处罚”的法律规定,通常是综合全案情况酌情从重处罚。 最后,法律意义不同。累犯制度主要是基于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和再次犯罪的可能性,通过从重处罚来实现特殊预防的目的,即防止犯罪分子再次犯罪。惯犯制度则更多是从犯罪行为的特点和社会危害性角度出发,将具有惯常性犯罪的行为进行特殊考量,以准确评价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总之,累犯和惯犯虽然都涉及多次犯罪的情况,但在定义、构成条件、量刑和法律意义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正确区分它们,有助于准确适用法律,实现刑罚的公平与正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