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有什么区别?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三种税种,它们存在多方面的区别。 首先是征收对象。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简单来说,只要在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过程中有增值的部分,就需要缴纳增值税。比如商家进货花了100元,卖出去200元,中间增值的100元就可能要交增值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针对的是企业的利润。例如一家企业一年的收入是1000万元,扣除各种成本、费用后利润是100万元,就需要对这100万元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像个人的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等收入都可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比如你月工资收入扣除五险一金等后是8000元,超出起征点的部分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其次是税率不同。增值税有多个税率档次,一般纳税人常见的税率有13%、9%、6%等,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通常为3%(疫情期间有优惠)。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是25%,但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有税收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不同的收入类型适用不同的税率表。 最后是计算方法有差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以前年度亏损。个人所得税计算较为复杂,不同收入类型计算方式不同,比如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