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有什么区别?
我在学习宪法相关知识,对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不太理解。想知道它们到底有哪些方面存在区别,比如在表现形式、制定修改程序这些方面是不是不一样啊?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是宪法的两种不同类型,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表现形式。成文宪法是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也就是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重要内容集中规定在一部法典之中。比如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就是一部典型的成文宪法,以法典的形式明确了国家的各项制度和公民的权利义务。而不成文宪法则不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它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之中。像英国就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其宪法由一系列的法律文件、惯例和判例构成。 其次是制定和修改程序。成文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以我国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这体现了成文宪法制定和修改的严肃性和稳定性。不成文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相对灵活,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需要随时可以进行调整和变更,没有像成文宪法那样严格的程序要求。 再者是稳定性程度。由于成文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严格,所以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有利于保障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长期稳定,使国家的发展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律基础。而不成文宪法因为修改程序灵活,能及时适应社会变化,但也导致其稳定性相对较差。 最后是内容的明确性。成文宪法内容明确、系统,便于人们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不成文宪法由于其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对于普通公民来说,理解和掌握其全部内容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