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涉外法律适用存在哪些困境?

我在处理一起涉及外国企业的商业纠纷时,发现不知道该用中国法律还是外国法律。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不同国家法律规定差异大、法律适用的规则复杂等。我想了解一下,一般涉外法律适用会存在哪些困境呢?
展开 view-more
  • #涉外法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涉外法律适用是指在含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法律关系中,运用冲突规范来确定应适用哪一个国家的法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境。 首先是法律冲突问题。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和具体规定千差万别。以合同领域为例,对于合同的成立、生效要件,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国家强调形式要件,如书面合同必须经过特定的公证或认证程序才有效;而有些国家则更注重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对形式要求相对宽松。当一个涉外合同纠纷发生时,就会面临适用哪国法律来判断合同效力的难题。根据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很多情况下,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的法律,但如果当事人没有选择,就需要依据该法规定的冲突规范来确定适用的法律,这增加了法律适用的复杂性。 其次是查明外国法律的困难。在涉外法律适用中,如果确定要适用外国法律,就需要查明该外国法律的具体内容。然而,外国法律的查明途径有限,且获取准确的外国法律信息成本较高。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可以依职权查明外国法律,当事人也有义务提供外国法律。但实践中,当事人可能因缺乏资源或能力而无法准确提供外国法律,而法院等机构自行查明外国法律也面临诸多障碍,如语言障碍、外国法律资料获取困难等。 再者是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困境。法律往往是一个国家文化、历史、社会价值观的体现。不同国家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可能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使得对外国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存在困难。例如,一些国家的法律中存在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概念,在其他国家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概念,这就容易导致对法律条文的误解和适用错误。 最后是管辖权的冲突。在涉外案件中,不同国家的法院可能都主张对案件有管辖权。当多个国家的法院都受理同一案件时,就会出现管辖权的冲突。这不仅会导致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增加,还可能出现不同国家法院作出相互矛盾判决的情况。我国法律对涉外案件的管辖权有明确规定,但在国际层面,缺乏统一的管辖权规则,这使得管辖权冲突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