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我打算和另一半离婚,听说离婚时符合一定条件能获得经济补偿。但我不太清楚具体是啥条件,所以想问问,在我国法律里,离婚时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展开


离婚时的经济补偿,简单来说,就是在离婚的时候,一方有权向另一方请求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主要是为了平衡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付出和利益,保障在婚姻中承担较多义务一方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从这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离婚时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夫妻双方采用的是法定财产制或者约定财产制。在以前,经济补偿制度主要适用于夫妻约定分别财产制的情形,但民法典实施后,不再局限于此,法定财产制下也可以适用。 其次,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付出了较多的义务。这里的较多义务主要包括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比如,一方长期在家照顾孩子、老人,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劳动,而另一方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这种情况下,承担家务较多的一方就符合该条件。 最后,必须是在离婚时提出补偿请求。如果没有离婚,就不存在这种经济补偿的问题。而且,请求补偿的一方需要主动提出,法院不会主动适用该条款。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